晚山隔岸云霞出,秋水满江凫雁来。
意思:晚山隔岸云霞出来,秋水满江家禽来。
出自作者[明]刘崧的《题珠林江口谢公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倒石源头野寺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战争的深深感慨。
首联“倒石源头野寺开,乱余临眺独兴哀。”诗人描绘了倒石源头野寺的开放,以及他在混乱中独自眺望的哀愁。这里的“倒石源头野寺”是诗中的重要意象,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自然纯朴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而“乱余临眺”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景象的深深哀愁和感慨。
颔联“晚山隔岸云霞出,秋水满江凫雁来。”诗人描绘了隔岸的晚山、云霞和满江的凫雁,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秋天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然而,这也暗示着和平的短暂和战争的不可避免。
颈联“王气已销陈帝垒,客愁长绕越王台。”这里诗人引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陈朝衰亡的感慨,以及对越王台的深深愁绪。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担忧。
尾联“烽烟西北犹传警,击节酣歌首重回。”诗人以战争的烽烟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忧虑。这里既有对和平的向往,也有对战争的无奈和担忧。而“击节酣歌首重回”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倒石源头野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战争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相关句子
- 秋色满江干。-- 出自《诉衷情·夜深人悄漏声残》作者:[元]长筌子
- 春色满江南。-- 出自《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作者:[宋]黄庭坚
- 满江天。-- 出自《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作者:[宋]苏轼
- 春雨满江城。-- 出自《唐多令·春雨满江城》作者:[宋]刘辰翁
- 秋色满江乡。-- 出自《一丛花 溪堂玩月作》作者:[宋]陈亮
- 雁来书不到。-- 出自《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作者:[宋]李之仪
- 云间征雁来。-- 出自《菩萨蛮·栏干六曲天围碧》作者:[宋]孙道绚
- 雁来书有无。-- 出自《菩萨蛮·无情最是江头柳》作者:[宋]辛弃疾
- 雁来犹未准。-- 出自《谒金门·山隐隐》作者:[元]邵亨贞
- 休言无雁来。-- 出自《菩萨蛮·江风漠漠寒山碧》作者:[宋]侯置
- 回书与雁来。-- 出自《菩萨蛮·白云孤映遥山碧》作者:[元]王庭筠
- 雁来人忆家。-- 出自《菩萨蛮·照溪梅雪和烟堕》作者:[宋]苏庠
- 缘何唤作云霞友,却恐云霞未似君。-- 出自《宋·谢澹云霞友》作者:[唐]孙元晏
- 朝市与云霞。-- 出自《柳梢青·布袍草履历天涯》作者:[宋]无名氏
- 走入云霞路。-- 出自《卜算子·赶退日中鸟》作者:[元]王哲
- 走入云霞路。-- 出自《黄鹤洞中仙 前后各喝马一声》作者:[元]王哲
- 入云霞路。-- 出自《三交会合 俗名韵令》作者:[元]王哲
- 步步云霞-- 出自《菊花天 风》作者:[元]王哲
- 稳步云霞径。-- 出自《万年春·浩气流行》作者:[元]王吉昌
- 早上云霞。-- 出自《沁园春·豆蔻娇春》作者:[宋]王千秋
- 云霞一味闲。-- 出自《长思仙》作者:[元]侯善渊
- 晚山明。--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辛弃疾
- 烟雨晚山稠。-- 出自《浪淘沙·诗句入冥搜》作者:[元]元好问
- 晚山放出青青。-- 出自《清平乐·轻轻却暑》作者:[宋]吴潜
- 晚山一半被云遮。-- 出自《临江仙·醉袖吟鞭行色里》作者:[宋]石孝友
- 翠眉相映晚山秋。--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洪适
- 青山隔岸。-- 出自《东坡引·君如梁上燕》作者:[宋]辛弃疾
- 隔岸芦花。-- 出自《减字木兰花·秋风浩浩》作者:[元]侯善渊
- 香风隔岸闻。-- 出自《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作者:[宋]王安石
- 隔岸声相应。-- 出自《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作者:[宋]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