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罗浮寄公储子洪二兄四首》 追路饯余三百里,斯人心事异他人。

追路饯余三百里,斯人心事异他人。

意思:追路为三百里,这人心事与其它人。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罗浮寄公储子洪二兄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和思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朋友邀请他去罗浮山的期待,以及在朋友未出现后的期待和失落。 首句“片帆约我上罗浮,已戒篮舆与共游”,诗人用“片帆”这一形象来表达他对朋友的邀请,仿佛朋友就在远方,等待他乘着一片孤帆前往罗浮山。诗人已经准备好了篮车,准备与朋友一同游玩。这里的“已戒”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和兴奋。 “到得罗浮君不见,后期又是八千秋”表达了诗人在等待朋友未果后的失落和焦虑。他想象着他们可能错过了约定的时间,或者朋友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前来。而“八千”这个数字,更加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诗人的焦虑。 “城中冠盖匆匆散,老子空携影逐身”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等待的场景,他看着城中的人们匆匆忙忙,而他却只能带着自己的影子和身体四处游荡。这里的“老子”是诗人的自称,表达了他的自嘲和无奈。 最后,“追路饯余三百里,斯人心事异他人”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期待。他在追赶朋友的路上,感到自己的心事与其他人不同。这里的“三百里”强调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长途跋涉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和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诗人的孤独和焦虑,也反映了他在等待朋友过程中的内心世界。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片帆约我上罗浮,已戒篮舆与共游。
到得罗浮君不见,后期又是八千秋。
城中冠盖匆匆散,老子空携影逐身。
追路饯余三百里,斯人心事异他人。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斯人

    读音:sī rén

    繁体字:斯人

    意思:
     1.此人。
      ▶《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刘基《郁离子•

  • 百里

    读音:bǎi lǐ

    繁体字:百裏

    英语:a surname

    意思: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

  • 心事

    读音:xīn shì

    繁体字:心事

    短语:隐 苦 隐衷 下情 隐私 隐情

    英语:a load on one\'s mind

    意思:
     1.志向;志趣。

  • 追路

    读音:zhuī lù

    繁体字:追路

    意思:
     1.追随。
      ▶宋·王安石《与彭器资书》:“衰疾无缘追路,且为道自爱。”
      ▶宋·王安石《答范峋提刑书》:“适以服药疲顿,不获追路。”
      ▶宋·邵博《

  • 三百

    读音:sān bǎi

    繁体字:三百

    意思:《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 人心

    读音:rén xīn

    繁体字:人心

    英语:popular feeling

    意思:
     1.人的心地。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 他人

    解释

    他人 tārén

    [another person;other people;others] 别人

    不许他人干涉

    引用解释

    别人。《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