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笛》 戍兵临绝漠,闺妇起寒宵。

戍兵临绝漠,闺妇起寒宵。

意思:戍守的士兵面临绝漠,在妇女在寒冷夜晚。

出自作者[宋]刘子翚的《闻笛》

全文创作背景

**《闻笛》是宋代的诗人刘子翚在南宋灭亡后,滞留临安(今杭州)期间创作的诗歌**。诗人在登高远眺时,看到大好河山被蒙古大军蹂躏,心如刀割,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愤。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笛声,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痛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倚楼何处笛,飞响彻云霄。
曲怨吹难尽,风回听勿遥。
戍兵临绝漠,闺妇起寒宵。
一弄梅飞雪,华年鬓亦凋。
作者介绍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关键词解释

  • 戍兵

    读音:shù bīng

    繁体字:戍兵

    意思:戍守边疆的士兵。
      ▶前蜀·韦庄《悯耕者》诗:“如今暴骨多于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宋·曾巩《请减五路城堡札子》:“臣尝议今之兵,以谓西北之宜,在择将帅;东南之备,在

  • 临绝

    读音:lín jué

    繁体字:臨絕

    意思:(临绝,临绝)
    犹临终。
      ▶汉·王充《论衡•四讳》:“曾子重慎,临绝效全,喜免毁伤之祸也。”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

  • 寒宵

    读音:hán xiāo

    繁体字:寒宵

    意思:寒夜。
      ▶唐·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唐·于武陵《客中》诗:“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