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洞庭寄所思》 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

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

意思:遥知不告诉坐在一起回忆,寂寞洞房寒烛微。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洞庭寄所思》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思念与寂寞的情感,主要描绘了一个望断归途,寂寞孤独的思妇形象。 首联,“目断兰台空望归,锦衾香冷梦来稀”,以“目断”二字,刻画出思妇望穿秋水的神态,而“空望归”则传达出她一次又一次失望的情绪。锦衾香冷,梦来稀,则进一步描绘出她独守空房的寂寞和冷清。 颔联,“书中空有刀头约,天上频看破镜飞”,引用了两个典故,刀头约和破镜飞,都寓意着夫妻分离,重逢无期,进一步渲染了思妇的孤独和绝望。 颈联,“孤浪谩疑回笑脸,轻云忽似舞罗衣”,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思妇的思念之情比作孤浪,将她的期盼比作轻云舞动的罗衣,更加深入地表达了她的内心世界。 尾联,“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以遥知不语坐相忆结束全诗,既表达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也反映出她对未来生活的无奈和忧虑。寂寞洞房,寒烛微光,更增添了诗的凄凉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思妇的口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她在孤独和寂寞中对丈夫的思念和等待,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目断兰台空望归,锦衾香冷梦来稀。
书中空有刀头约,天上频看破镜飞。
孤浪谩疑回笑脸,轻云忽似舞罗衣。
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相忆

    读音:xiāng yì

    繁体字:相憶

    意思:(相忆,相忆)
    相思;想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杜甫《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洞房

    读音:dòng fáng

    繁体字:洞房

    短语:新房

    英语:bridal chamber

    意思:
     1.幽深的内室。多指卧室、闺房。
      ▶唐·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

  • 遥知

    读音:yáo zhī

    繁体字:遙知

    意思:(遥知,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王安石《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烛微

    读音:zhú wēi

    繁体字:燭微

    意思:(烛微,烛微)
    谓观察入微。
      ▶宋·洪适《辞免除右僕射兼枢密使第三表》:“臣器非任重,识不烛微。”
      ▶宋·陆游《德勛庙碑》:“沉机独智,烛微察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