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州院》 怅望天回转,动摇万里情。

怅望天回转,动摇万里情。

意思:怅望天空回转,动摇万里情。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西州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描绘西州院、东川城、明月、风中柳、篱下笋等自然景象,以及墙上的杜鹃鸟鸣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纷乱复杂的情感。 首段中,诗人描述自己进入西州院后,只能看到东川城。这里的“非暗又非明”的明月,似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文案床席满,卷舒赃罪名,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忧虑。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通过描述天色变化和风中柳枝的生长,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诗中的“参辰次第出,牛女颠倒倾”一句,借用天上星宿的出没来比喻人间的悲欢离合,寓意深刻。墙上的杜鹃鸟鸣声,又作思归鸣,进一步引发了诗人的思归之情。最后,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吟诗时的声音和情感状态,将内心的纷乱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鸣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人性复杂面的艺术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入西州院,唯见东川城。
今夜城头月,非暗又非明。
文案床席满,卷舒赃罪名。
惨凄且烦倦,弃之阶下行。
怅望天回转,动摇万里情。
参辰次第出,牛女颠倒倾。
况此风中柳,枝条千万茎。
到来篱下笋,亦已长短生。
感怆正多绪,鸦鸦相唤惊。
墙上杜鹃鸟,又作思归鸣。
以彼撩乱思,吟为幽怨声。
吟罢终不寝,冬冬复铛铛。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回转

    读音:huí zhuǎn

    繁体字:回轉

    短语:转 回 扭曲 掉 拨 扭 磨 翻转 扭动

    英语:gyrus

    意思:(回转,回转)

     1.回环往复;

  • 怅望

    读音:chàng wàng

    繁体字:悵望

    意思:(怅望,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

  • 天回

    引用解释

    1.天旋,天转。形容气象雄伟壮观。 晋 左思 《蜀都赋》:“望之天迴,即之云昏。”

    2.指时光流逝。 汉 桓谭 《新论·惜时》:“天迴日转,其谢如矢。”

    读音:tiān huí

  • 转动

    读音:zhuàn dòng

    繁体字:轉動

    短语:转 旋 打转 筋斗 旋转 兜 盘 转悠

    英语:turn

    意思:(转动,转动)
    I

     1.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