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安石榴双叶》 有情著物指死争,谁能有形而无情。

有情著物指死争,谁能有形而无情。

意思:有情著物指死争,谁能有形状而没有感情。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题安石榴双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红榴双叶的形象,表现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诗歌开头“红榴双叶元自双”,通过描写红榴树上的两片叶子,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这两片叶子原本就是相依为命的,因此诗人用“元自双”来表现它们的紧密关系。接着,诗人发出疑问:“谁能一朝使渠只?”意在表达,谁能让这两片叶子分开呢?这进一步突出了叶子的坚韧和生命的力量。 然后,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陈张刎颈交”,表现了人情世故的复杂和悲凉。陈张指的是陈胜和吴广,两人曾经携手起义,但最终却因为内部矛盾而相互残杀。诗人借此典故来表达,人情世故往往复杂难测,即使曾经的挚友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反目成仇。 接着,诗人又发出疑问:“借兵相亡不遗余力?”意在表达,人们为何会不遗余力地相互伤害,甚至不惜借助外部力量来消灭对方呢?这进一步突出了人情世故的复杂和悲凉。 最后,诗人通过“有情著物指死争,谁能有形而无情。”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慨。有情之物,指的是红榴双叶,它们虽然只是物体,但却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抗争精神。而人,作为有形的生命体,又怎能没有情感呢?这也进一步强调了人情世故的复杂和难以捉摸。 整首诗歌通过红榴双叶的形象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现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榴双叶元自双,谁能一朝使渠只。
如何陈张刎颈交,借兵相亡不余力。
有情著物指死争,谁能有形而无情。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有形

    读音:yǒu xíng

    繁体字:有形

    英语:materiality

    意思:有形状的、感官能感觉到的。
      ▶《韩非子•喻老》:“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
      ▶晋·木

  • 有情

    读音:yǒu qíng

    繁体字:有情

    英语:sattva

    意思:
     1.有情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

  • 无情

    读音:wú qíng

    繁体字:無情

    短语:铁石心肠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以怨报德 卸磨杀驴 过河拆桥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英语:pitiless

    意思:(无情,无情

  • 能有

    读音:néng yǒu

    繁体字:能有

    意思:反问语。古时多见于诗词。
      ▶宋·周邦彦《苏幕遮•风情》词:“陇云沉,新月小。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宋·辛弃疾《清平乐•木樨》词:“打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