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
意思:东距愁攀石,西来胆怯渡桥。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南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旅途感受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首联“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东边,他愁于攀爬险峻的石头,西边,他又害怕过桥的困难。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恐惧和忧虑,表达了对旅途的艰辛的感受。
颔联“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碧绿的潭水仿佛在邀请他一试,而白塔则苦苦地召唤他。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他的旅途中,感受到了他的情感。
颈联“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他对于简单的野外食物感到惭愧,因为食物微薄;然而村里的酒却能安慰他旅途中的寂寥。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寥,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尾联“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环境变化。由于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斧头都派不上用场了,松树和桂树得以高耸入云霄。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改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旅途结束的欣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