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恐夜霜时,肠断巴山月!
意思:但恐怕夜霜时,肠断巴山月!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哺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懒散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有书常嬾读,有酒常嬾醉”,直接点明作者对懒散生活的态度。他常常因为懒散而不愿读书,因为懒散而不愿饮酒。这种描绘,实际上是对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自我调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他并不追求外在的成就和荣誉,而是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自由。
“惟有默坐佳,又以睡为祟”,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生活方式,他更喜欢安静地坐着,而不是忙碌地工作或娱乐。同时,他也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过度睡眠,而是适度的休息和放松。
“不如舍之起,扶杖来东园”,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决定从懒散的状态中走出来,拿起他的拐杖去东园散步。这不仅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摘此幽涧果,哺我高枝猿”,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东园中的活动。他摘取幽静溪涧中的果实,喂养高枝上的猿猴。这种描绘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生活的乐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食果饮清泉,猿计亦何阙?但恐夜霜时,肠断巴山月!”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他享受着与猿猴共享清泉和果实的时光,这种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乐趣。然而,他也意识到夜晚的到来,担心在月光下无法入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担忧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懒散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感受,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