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和》 探囊已足三年艾,补衮那无五色丝。

探囊已足三年艾,补衮那无五色丝。

意思:掏口袋够三年前,补上那没有五色丝。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七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和尊重才华和道德。通过对“东家”的赞美,表达了对道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人的敬意。 首句“妙年文价重和随,不料东家产此奇”表达了对年轻人的赞赏,他们有着高贵的文采和价值,就像随处可见的奇珍异宝一样。 “谗者纷纷传有虎,词人往往让于罴”表达了对那些诽谤者的讽刺,他们不断地散播谣言,却无法抵挡那些有才华的人的威望。 “探囊已足三年艾,补衮那无五色丝”表达了对道德和才华的赞美,就像用艾草治疗伤口一样,道德和才华可以弥补一切不足。 最后,“闻说卜邻王翰了,长卿安敢出偏师”表达了对王翰的敬意,他是一个有道德和才华的人,他的行为和言语都值得人们学习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和尊重道德和才华,表达了对那些有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的人的敬意和赞赏。同时,也讽刺了那些诽谤者,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谣言所迷惑。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妙年文价重和随,不料东家产此奇。
谗者纷纷传有虎,词人往往让于罴。
探囊已足三年艾,补衮那无五色丝。
闻说卜邻王翰了,长卿安敢出偏师。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五色

    读音:wǔ sè

    繁体字:五色

    意思:
     1.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

  • 探囊

    读音:tàn náng

    繁体字:探囊

    意思:
     1.到袋中摸取。喻偷窃;剽窃。语出《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

  • 色丝

    读音:sè sī

    繁体字:色絲

    意思:(色丝,色丝)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魏武谓脩曰:‘解不?’……脩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