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海东僧》 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意思:学习到中国语言,能为外国书。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赠海东僧》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余。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旅行。 首先,诗的开头“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余。”描绘了一个离家的场景,诗人独自走过扶余这个地方,暗示着离开家乡的孤独和寂寥。扶余可能是他离开家乡后经过的一个地方,也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他正在远离家乡。 “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学习语言,并能够阅读和理解外国文字的情景。这体现了他的求知欲和适应能力,也暗示了他可能正在进行某种文化交流或学习任务。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另一种经历,可能是治病或者寻找某种珍稀的生物。同时,他也在寻找新的居住地,或者新的同伴。这体现了他的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家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在旅途中的求知欲、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以及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和意象也非常丰富,如“扶余”、“海藻”、“龙鱼”等,这些意象都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神秘色彩,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天台几处居”这样的疑问句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让人对诗人的未来充满好奇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余。
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
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中州

    读音:zhōng zhōu

    繁体字:中州

    英语:Central Region

    意思:
     1.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带)地处九州之中,称为中州。
      ▶汉·王充《论衡•对作》:“建初孟年,中州颇

  • 外国

    读音:wài guó

    繁体字:外國

    短语:夷 异国 外

    英语:foreign (country)

    意思:(外国,外国)

     1.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权。后以

  • 国书

    读音:guó shū

    繁体字:國書

    英语:letter of credence

    意思:(国书,国书)

     1.国史。
      ▶《魏书•高祐传》:“请取有才用者,参造国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