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中》 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

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

意思:南院老飘动,只会学习水仙。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舟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诗,通过对风、雨、云、月、江柳、鱼网、米船、水仙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描绘了诗人生活环境的优美,江边柳树下可避风,驿楼边可避雨,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宜人环境和舒适生活。 颔联“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另一面,即繁忙的渔业和农业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渔民结缆排网、农民并列米船等场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富饶和繁荣。 颈联“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则描绘了江南的天气变化,早晨云细薄,夜晚月清圆,表现出江南气候的变幻莫测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尾联“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是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和自我安慰。诗人以“南庭老”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水仙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江南水乡。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描绘细腻生动,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
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
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南庭

    读音:nán tíng

    繁体字:南庭

    意思:
     1.指南匈奴的朝廷。亦泛指南匈奴及其故地。
      ▶《后汉书•郑众传》:“如是,南庭动摇,乌桓有离心矣。”
      ▶《后汉书•南匈奴传》:“遣行中郎将持节护送单于归南

  • 飘泊

    读音:piāo bó

    繁体字:飄泊

    英语:drift

    意思:(飘泊,飘泊)

     1.指船只飘流停泊。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四:“煇顷在泰州,偶倭国有一舟飘泊在境上。”

  • 水仙

    引用解释

    见“ 水仙 ”。

    亦作“ 水僊 ”。 1.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马承顺 《天隐子·神解八》:“在人谓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变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冯夷 , 华阴 , 潼乡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