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台帘卷,寿阳著意留得。
意思:梳妆台帘卷,寿阳著意留得。
出自作者[宋]史浩的《念奴娇·枝头蓓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枝头蓓蕾,褪红绡微露,江南春色》是一首描绘江南春色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景象。
“枝头蓓蕾,褪红绡微露,江南春色。”开篇两句便将读者带入了诗的情境中,描绘了春天的枝头,蓓蕾褪去红绡,微微露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色图。诗人通过“微露”的细节,巧妙地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多谢东风吹半朵,来入骚人瑶席。”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东风拟人化,吹开了半朵花,仿佛是向诗人致谢。这种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也增加了诗的韵味。
“粉脸轻红,芳心羞吐,别有真消息。”这里描绘了春天的花朵含苞待放,粉嫩的脸颊泛起红晕,内心羞涩地吐露出芬芳的气息。这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春天花朵的娇羞和生机勃勃。
“妆台帘卷,寿阳著意留得。”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卷起了妆台的帘子,看到了寿阳上留有的花瓣印记。这里诗人通过寿阳印记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浪漫和诗意的春天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另一首诗《好是雪满群山,玉纤频捻,泛清波文鹢。深院相逢人尽道,标格都从天锡。梦蝶徒劳,霜禽休妒,争奈伊怜惜。高楼谁倚,寄言休为横笛》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篇。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中泛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标格都从天锡”表达了对美好品格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梦蝶徒劳”和“霜禽休妒”等词句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最后,“高楼谁倚,寄言休为横笛”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孤独和寂寞的感慨。诗人希望高楼之上不再有笛声响起,以免打扰到自己的思绪和情感。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的独白。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们不仅具有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还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这些诗篇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也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 寿阳楼前淮水碧,寿阳美女如脂白。-- 出自《寿阳歌》作者:[宋]张耒
- 轻点寿阳妆。-- 出自《早梅芳近/早梅芳》作者:[宋]李德载
-
寿阳妆样。-- 出自《减字木兰花·蜂房馀液》作者:[宋]洪皓
- 寿阳谩斗。-- 出自《玉烛新·溪源新腊後》作者:[宋]周邦彦
- 寿阳妆靓。-- 出自《点绛唇·雪里芳丛》作者:[宋]无名氏
- 寿阳非帝城。-- 出自《中兴歌》作者:[南北朝]鲍照
- 倚妆台。-- 出自《江城子 赋芍药杨州红》作者:[元]元好问
- 妆台求晚晴。-- 出自《阮郎归·一帘疏雨细於尘》作者:[宋]王同祖
-
佩环飞下妆台。-- 出自《沁园春·心上浮香》作者:[宋]朱元夫
- 不见玉妆台。-- 出自《菩萨蛮·云山沁绿残眉浅》作者:[宋]毛滂
-
玉冷晓妆台。-- 出自《小重山·谁劝东风腊里来》作者:[宋]毛滂
- 不肯傍妆台。-- 出自《诉衷情·金盆水冷又重煨》作者:[宋]晁端礼
- 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出自《如梦令·镇日莺愁燕懒》作者:[清]吴伟业
- 帘卷。-- 出自《河传 乐府十拟,弁阳老人为古人所未为。素》作者:[元]邵亨贞
- 帘卷。-- 出自《河传 乐府十拟,弁阳老人为古人所未为。素》作者:[元]邵亨贞
- 帘卷空明。-- 出自《木兰花慢·听都人共语》作者:[宋]郭居安
- 帘卷。-- 出自《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作者:[宋]苏轼
- 帘卷。-- 出自《定风波·渺渺空波下夕阳》作者:[宋]叶梦得
- 御帘卷。-- 出自《金人捧露盘·天锡禹圭尧瑞》作者:[宋]晁端礼
- 朱帘卷。-- 出自《相见欢·绣围春水锦笼山》作者:[宋]许棐
- 暮帘卷雨。-- 出自《扫花游 寄赠西 赴台都事》作者:[元]程文海
- 东风著意。-- 出自《六州歌头·东风著意》作者:[宋]韩元吉
- 偏著意。-- 出自《渔家傲·白石山中风景异》作者:[宋]卢祖皋
- 著意应难摘。-- 出自《惜双双/惜分飞》作者:[宋]宝月
- 著意随堤柳。-- 出自《清平乐·东风依旧》作者:[宋]刘弇
- 著意听新声。-- 出自《南乡子·隔户语春莺》作者:[宋]辛弃疾
- 双蛾著意浓。-- 出自《阮郎归·晚妆长趁景阳钟》作者:[宋]晏几道
- 无人著意听。-- 出自《醉琼枝/定风波》作者:[宋]贺铸
- 著意炼龙涎。-- 出自《菩萨蛮·杨花飞尽莺声涩》作者:[宋]赵长卿
- 但留得,绛虹住。-- 出自《贺新郎·浪涌孤亭起》作者:[宋]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