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居五首》 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

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

意思:竹风瑟瑟野猿号,月光下甜甜睡觉不脱衣服。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山居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是一首描绘生活场景的诗,它以竹风、野猿、月色、酣眠和蓑衣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富有乡村野趣的画面。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看到诗的开头“竹风瑟瑟野猿号”,竹林中吹过一阵风,风声瑟瑟,同时野外的猿猴也在号叫。这种描绘让人立刻想象出竹林在风中的摇曳,以及野猿啼号的自然之声。这种场景既带有一种宁静的乡村气息,又带有一些野性的自然元素,给人一种独特的乡村野趣。 “月下酣眠不脱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月光下,诗人安然入睡,不愿脱去蓑衣,这表现出他的闲适和满足。蓑衣是农村中常见的衣物,在这里诗人选择不脱掉蓑衣,更显其生活的自在和随意。 “恐至丹炉伤白蚁,懒烧松烛惜飞蛾”这两句则带有一些哲理和智慧。诗人担心点燃松烛会伤害到白蚁生活的丹炉,同时也怜惜飞蛾在燃烧的松烛上丧生。这里诗人以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体现出他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理解。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富有乡村野趣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深思熟虑和珍视生命的情感。这种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让人感到亲切而真实,仿佛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诗人的生活状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
恐至丹炉伤白蚁,懒烧松烛惜飞蛾。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月下

    读音:yuè xià

    繁体字:月下

    意思:
     1.月光之下。
      ▶南朝·梁武帝《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韦庄《捣练篇》:“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文同

  • 酣眠

    读音:hān mián

    繁体字:酣眠

    意思:酣睡。
      ▶唐·袁郊《甘泽谣•红线》:“某发其左扉,抵其寝帐。见田亲家翁正于帐内,鼓趺酣眠。”
      ▶清·贝青乔《咄咄吟》:“舵楼一觉酣眠起,钓个鲜鱼上酒楼。”
     

  • 竹风

    读音:zhú fēng

    繁体字:竹風

    意思:(竹风,竹风)
    竹间之风。
      ▶唐·杜甫《远游》诗:“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南唐·冯延巳《归自谣》词之一:“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滴。”<

  • 瑟瑟

    读音:sè sè

    繁体字:瑟瑟

    英语:rustle; rustling; trembling

    意思:
     1.碧色宝石。
      ▶《周书•异域传下•波斯》:“﹝波斯国﹞又出白象、师子……马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