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眼儿媚·潘郎心老不成春》 帘波浸笋,窗纱分柳,还过天津。

帘波浸笋,窗纱分柳,还过天津。

意思:波泡笋帘,窗纱分柳,回到天津。

出自作者[宋]史达祖的《眼儿媚·潘郎心老不成春》

全文创作背景

《眼儿媚·潘郎心老不成春》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一位年轻美貌、却孤独不幸的女子有关。史达祖在词中通过描写环境,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的同情和关注。史达祖生活在南宋末期,社会动荡,许多人的生活遭受不幸,这也可能是他创作这首词的动因之一。同时,词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生命和青春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潘郎心老不成春。
风味隔花尘。
帘波浸笋,窗纱分柳,还过天津。
近时无觅湘云处,不记是行人。
楼高望远,应将秦镜,多照施颦。
作者介绍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

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代表作《双双燕·咏燕》,风格工巧绮丽,让人看出在一个饱受折磨的外表之下是一个灵动轻盈的灵魂。

关键词解释

  • 窗纱

    读音:chuāng shā

    繁体字:窗紗

    英语:window screening

    意思:(窗纱,窗纱)
    煳在窗上的纱。
      ▶唐·白居易《三月三日》诗:“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 天津

    读音:tiān jīn

    繁体字:天津

    短语:长沙 西安 福州 台北 昆明 济南 西宁 南京 广州 成都 兰州 拉萨 乌鲁木齐

    英语:Tianjin (city in northern Chi

  • 帘波

    读音:lián bō

    繁体字:簾波

    意思:(帘波,帘波)
    帘影摇曳如水波。
      ▶唐·李商隐《烧香曲》:“玉佩呵光铜照昏,帘波日暮冲斜门。”
      ▶宋·周邦彦《蓦山溪》词:“帘波不动,新月淡笼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