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楼春》 应有吴霜侵翠葆。

应有吴霜侵翠葆。

意思:应该有吴霜侵翠盖。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玉楼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痛和时光易逝的诗。 首先,诗的开头“当时携手城东道。月堕檐牙人睡了。”描绘了城东道离别时的情景,月亮落下,人们都已入睡,只有诗人独自醒着,表达了离别的孤独和痛苦。 “酒边难使客愁惊,帐底不教春梦到。”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离愁和时光易逝的感觉。在酒边,诗人试图用酒来麻痹自己,但是愁绪仍然难以平息;在帐底,诗人试图通过梦境来逃避现实,但又被阻止在梦中见到离别的人。 “别来人事如秋草。应有吴霜侵翠葆。”这两句诗描绘了离别后的生活,人事已经消逝如秋草,而岁月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以至于诗人的头发上已经出现了吴霜这样的衰老迹象。 “夕阳深锁绿苔门,一任卢郎愁里老。”最后两句再次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时光的流逝。夕阳下,绿苔门深锁,诗人独自承受着离别的痛苦和岁月的无情,任由自己在愁苦中老去。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表达时光易逝的感觉,展现了诗人深深的离愁和哀思。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时携手城东道。
月堕檐牙人睡了。
酒边难使客愁惊,帐底不教春梦到。
别来人事如秋草。
应有吴霜侵翠葆。
夕阳深锁绿苔门,一任卢郎愁里老。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关键词解释

  • 翠葆

    读音:cuì bǎo

    繁体字:翠葆

    意思:
     1.帝王仪仗的一种。以翠羽联缀于竿头而成,形若盖。
      ▶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诗:“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宋·史浩《满庭芳•立春词时方狱空》

  • 应有

    读音:yīng yǒu

    繁体字:應有

    意思:(应有,应有)

     1.所有,一切。
      ▶唐·白居易《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录名奏来者。”
      ▶元·关汉卿《

  • 吴霜

    读音:wú shuāng

    繁体字:吳霜

    意思:(吴霜,吴霜)
    吴地的霜。亦比喻白髮。
      ▶唐·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宋·范成大《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耳畔逢人无鲁语,鬓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