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华阳杂韵》 一夜雷声在山下,始知身出万重云。

一夜雷声在山下,始知身出万重云。

意思:一个夜晚打雷的声音在山下,才知道自己出万重云。

出自作者[明]廖孔说的《华阳杂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林景色,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首句“林间风霭日氤氲”,描绘了山林中云雾缭绕的景象。风霭是指云雾,日氤氲形容阳光透过云雾,使整个山林显得朦胧而美丽。这里的“林间”暗示了诗人身处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二句“乍露孤峰半未分”,描述了一座孤立的山峰从云雾中显露出来的情景。乍露表示突然显现,孤峰则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山峰独立于群山之中,显得更加高耸、挺拔。半未分则表示山峰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仍然被云雾所遮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第三句“一夜雷声在山下”,描绘了山下雷声隆隆的场景。这里的“一夜”暗示了雷声持续的时间较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同时,雷声的出现也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为山林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最后一句“始知身出万重云”,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美景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置身于这片如诗如画的山林之中。万重云则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的浓厚程度,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林中的云雾、山峰、雷声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林间风霭日氤氲,乍露孤峰半未分。
一夜雷声在山下,始知身出万重云。

关键词解释

  • 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
  • 重云

    读音:zhòng yún

    繁体字:重雲

    意思:(重云,重云)
    重叠的云层。
      ▶晋·束晰《补亡诗》之三:“黮黮重云,辑辑和风。”
      ▶唐·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诗:“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