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冯园三首》 阳关三叠何须唱,正是征鞍欲去时。

阳关三叠何须唱,正是征鞍欲去时。

意思:为什么要唱《阳关三叠,正是征马鞍要离开时。

出自作者[宋]李新的《题冯园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首句“浑道无情易别离”直接点明主题,即离别。这里的“浑道无情”可能指的是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无助,因为即使是无情的事物,也难以避免别离的命运。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这种情感的深深体验。 “袖痕看取泪燕脂”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诗人从袖子上看到湿润的痕迹,那是泪水打湿的痕迹,如同燕脂(胭脂)的颜色。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离别时情感的深沉和痛苦。 “阳关三叠何须唱,正是征鞍欲去时”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阳关三叠是一首著名的古曲,以其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而闻名。然而,即使这首曲子再怎么动听,在离别的时刻也显得多余。因为,真正的离别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安慰或抚慰,它已经足够痛苦,无需再增加任何负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通过描绘湿润的袖痕和无需再增加负担的离别,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这种深深的痛苦和无奈。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真实,使人能够深深地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浑道无情易别离,袖痕看取泪燕脂。
阳关三叠何须唱,正是征鞍欲去时。

关键词解释

  • 阳关三叠

    引用解释

    古曲名。又称《渭城曲》。因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 渭城 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而得名。后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反复诵唱,逐谓之《阳关三叠》。 宋 苏轼 《仇池笔记·阳关三迭》:“旧传《阳关三叠》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着,又是四叠,皆非是。每句三唱,已应三叠,则丛然无復节奏。有 文

  • 阳关

    读音:yáng guān

    繁体字:陽關

    英语:Duong Quan

    意思:(阳关,阳关)

     1.古邑名。
      ▶春秋·鲁地,后入齐。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偏东而南约六十里。

  • 三叠

    读音:sān dié

    繁体字:三疊

    意思:(三叠,三迭)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覆再三,称三叠。
      ▶宋·苏轼《仇池笔记•阳关三叠》:“余在密州,文勛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去时

    读音:qù shí

    繁体字:去時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