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胡欲逃儒,结入杨墨案。
意思:你为什么要逃避儒,结到杨墨案。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送赵处士游方》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对道家、释氏两个哲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表达了作者对时文困境、世俗偏好的超越,以及对寻求新的出路、新的精神的追求。
首句“道家何荒唐,释氏更汗漫”中,“荒唐”一词,源自道家经典《庄子》中的“大道荒唐而玄虚”,这里用来形容道家学说虚无缥缈,难以捉摸。而“释氏”则指佛教,此句表达了作者对释氏学说的广博和漫无边际的赞叹。
“君胡欲逃儒,结入杨墨案”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儒家学说的厌倦,并试图融入更具有挑战性的杨墨(杨朱和墨子)学派。这两句也暗示了作者对传统学说的叛逆精神。
“时文窘枘凿,俗好厌冰炭”两句,则是对当时文坛的困境和社会风气的批判。作者认为当时文坛的写作风格如同枘凿,无法相容;而世俗的喜好则如同冰炭,极端对立,无法调和。
“起寻出头路,去觅行脚饭”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寻找新的出路,寻找精神的食粮的决心。这里的“出头路”和“行脚饭”都是象征性的语言,前者代表新的出路和精神追求,后者代表物质的生存需求和精神上的滋养。
接下来的“左携仙君茅,右挟佛祖粲。随身绝长物,到处得奇观”几句,描绘了作者在寻求精神滋养的过程中,携带着道家和佛家的经典,随时随地寻找新的精神景观。这体现了作者对多元哲学的理解和接纳。
“江山枯槁写,风月老笔判”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寻求精神滋养的过程中,面对枯槁的江山,用老练的笔触描绘出风月无边的景象。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描绘能力。
最后“识透心转空,养足骨自换。长生不可独,分寄石髓半”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只有通过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世界,才能实现心灵的转变和提升;只有通过充足的修养和锻炼,才能实现身体的转变和提升。这里也表达了作者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希望将自己的生命分享给其他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传统哲学的超越和对新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洞察,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