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史诚这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 正烂熳时游不足,忽离披去乐难常。

正烂熳时游不足,忽离披去乐难常。

意思:正灿烂熳出游不足,忽然散乱去乐难长久。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史诚这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别后相思的诗。首句“别后相惊两鬓霜”写出了离别后的惊喜,发现彼此都已经两鬓斑白,时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次句“可怜梅蕊为谁芳”则用梅蕊的芳香引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表达了对离别后无法共享美好的遗憾。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阳光明媚,花开绚烂,林下清风,香气四溢。这些景象与前面的离别之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凸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正烂熳时游不足,忽离披去乐难常”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花开最绚烂的时候却无法与心爱的人一起游赏的遗憾,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 最后两句“殷勤手拆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将美丽的花朵赠送给心爱的人,不希望她在花前独酌,再次表现出诗人深深的思念和关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后相惊两鬓霜,可怜梅蕊为谁芳。
台头日暖分三色,林下风清共一香。
正烂熳时游不足,忽离披去乐难常。
殷勤手拆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烂熳

    读音:làn màn

    繁体字:爛熳

    英语:bright-coloured; brilliant

    意思:(烂熳,烂熳)
    见“烂漫”。

    详细释义:1.光彩焕

  • 不足

    读音:bù zú

    繁体字:不足

    短语:贫乏 左支右绌 缺乏 短小 青黄不接 匮 枯竭 紧张 匮乏 捉襟见肘

    英语:lacking

    意思:
     1.不充足,

  • 离披

    读音:lí pī

    繁体字:離披

    意思:(离披,离披)
    亦作“离翍”。
     
     1.分散下垂貌;纷纷下落貌。
      ▶《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