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六谏议归朝》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意思:鸳鸿找到路争先蠢,松柏凌寒独自最后凋谢。

出自作者[唐]武元衡的《送张六谏议归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诏书下达、脱去官服、笛声哀怨、雨声凄厉、松柏凌寒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和孤寂落寞之感。 首联“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诗人以一种昂扬的姿态亮相,表现出辞官归隐的决心和无畏的精神。这一句中,“丹霄”象征着朝廷,暗含着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敬意;“儒冠脱皂貂”则表达了诗人对脱离官场生活的期待和喜悦。 颔联“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通过描绘笛声的哀怨和雨声的凄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这一联以景抒情,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了具体的景象之中,使得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 颈联“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诗人以鸳鸿喻指那些得道、升迁的人,以松柏喻指那些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人。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的期许,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 尾联“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诗人以班超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后的生活仍然抱有期待和热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朝廷的忠诚和对于自己职责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辞官归隐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于自己职责的坚守,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

关键词解释

  • 争先

    读音:zhēng xiān

    繁体字:爭先

    短语:先下手为强 争先恐后 先发制人 先声夺人

    英语:try to be the first

    意思:(争先,争先)

  • 松柏

    读音:sōng bǎi

    繁体字:鬆柏

    英语:pine and cypress

    意思: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徵。
      ▶《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 鸳鸿

    读音:yuān hóng

    繁体字:鴛鴻

    意思:(鸳鸿,鸳鸿)

     1.鹓鶵和鸿雁。比喻贤人。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鸳鸿不易狎,龙虎未宜驯。”
      ▶仇兆鰲注:“鸳小鸿大,两物不伦

  • 得路

    读音:de lù

    繁体字:得路

    意思:
     1.指仕途得志。
      ▶唐·孟郊《伤时》诗:“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2.当道,当权。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是时文学相高

  • 后凋

    读音:hòu diāo

    繁体字:後凋

    意思:(后凋,后凋)
    见“后彫”。

    详细释义:松柏虽经霜雪,却独为最后凋伤。语出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喻君子处浊世而守正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