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禀方外正,人怜节瘦轻。
意思:受境外正性,人怜节瘦轻。
出自作者[宋]李廌的《方竹杖和功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性禀方外正,人怜节瘦轻》是一首对山中隐士的赞美诗。它描绘了一位秉性纯正、节操轻盈的隐士,他在山中保护水源、救治山精,以中正之道行事,名声因义类而清,他被视为灵寿的象征,但并不因此轻视书生。
首两句“性禀方外正,人怜节瘦轻”,直接赞美了这位隐士的秉性纯正,他遵循着方外的规矩,坚守正道,不受世俗的污染。人们怜爱他的节操轻盈,因为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接下来的两句“持携防水潦,杀活奈山精”,描绘了隐士的实际行动。他手持器具保护水源,救治山精,展现了隐士的济世情怀。无论是应对洪水还是救治山精,他都能游刃有余,展现出他的智慧和勇气。
最后两句“直以中圆称,名因义类清”,进一步赞美了这位隐士的品行。他以中正之道行事,名声因义类而清,这表明他的人格和名声都是基于他的高尚品质和行为。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的名字也因此而清。
最后一句“若将灵寿比,未可贱书生”,更是将隐士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隐士比作灵寿,但并不因此轻视书生,这表明隐士的价值并不因为他的身份地位而有所降低,反而因为他的高尚品质和行为而被人们所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山中隐士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行为的敬仰之情。隐士的秉性纯正、节操轻盈、济世情怀、中正之道和无私奉献等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