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东南待苏意,别酒莫逡巡。

东南待苏意,别酒莫逡巡。

意思:东南等苏意,别酒没有犹豫。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沧波浩渺、泽国贫瘠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艰难境况的忧虑和对能臣的期待。首联“熬洒沧波耗,征输泽国贫”通过沧波和泽国的意象,描绘了国家资源的匮乏和贫瘠,为全诗奠定了忧国忧民的基调。颔联“婴罗矜示子,连策借能臣”则表达了诗人对贤能之臣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家排忧解难。颈联“拜手觚棱晓,浮舟狼汤春”通过描绘晓色和春景,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尾联“东南待苏意,别酒莫逡巡”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渴望,希望人们能够奋起直追,共同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优秀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熬洒沧波耗,征输泽国贫。
婴罗矜示子,连策借能臣。
拜手觚棱晓,浮舟狼汤春。
东南待苏意,别酒莫逡巡。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逡巡

    读音:qūn xún

    繁体字:逡巡

    英语:hang back

    意思:
     1.却行,恭顺貌。
      ▶《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汉·班固《奕旨》: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