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 何处撩乡思,催君发棹讴。

何处撩乡思,催君发棹讴。

意思:何处惹我乡思,催促你启航唱歌。

出自作者[宋]项安世的《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象和交情的珍贵,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对友人的深深关怀。 首联“短檠今幸限,文社得同修”,巧妙地运用了“檠”的典故,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幸运。“短檠”指的是灯檠,也称灯台,这里用作借代,形容灯光昏暗,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而“文社”则是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这里用来指代友人共同探讨学问的地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和自己一同修习学问的庆幸。 颔联“何处撩乡思,催君发棹讴”,通过描绘故乡的景象和友人的离别之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离别的忧愁。“何处撩乡思”一句,通过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催君发棹讴”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友人的歌声催促着离别的到来,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颈联“路径行雨峡,签数报程邮”,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行雨峡”指的是行雨溪峡谷,这里用“路径行雨峡”来形容旅途的艰辛。“签数报程邮”则是指数着邮差的脚步,计算着离别的日期。这一联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的深深关怀。 尾联“客路看如许,交情可耐不。殷勤江上水,长为送离忧”,最后两句再次强调了主题,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对友情的珍视。“客路看如许”一句,通过描绘旅途的漫长和艰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交情可耐不”则直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最后一句“殷勤江上水”则再次用到了江水送别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哀愁和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的深深关怀。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短檠今幸限,文社得同修。
何处撩乡思,催君发棹讴。
路径行雨峡,签数报程邮。
客路看如许,交情可耐不。
殷勤江上水,长为送离忧。

关键词解释

  • 乡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鄉思

    英语:nostalgia

    意思:(乡思,乡思)
    对故乡的思念。
      ▶南朝·梁·何逊《渡连圻》诗之二:“寓目皆乡思,何时见狭斜。”
      ▶明·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棹讴

    读音:zhào ōu

    繁体字:棹謳

    意思:(棹讴,棹讴)
    亦作“櫂讴”。
     摇桨行船所唱之歌。
      ▶晋·左思《蜀都赋》:“吹洞箫,发櫂讴。”
      ▶南朝·宋·鲍照《登黄鹤矶》诗:“临流断商絃,瞰川悲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