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苏州曹琰虞部浩然堂》 孟轲善养浩然气,充塞天地无饥嗷。

孟轲善养浩然气,充塞天地无饥嗷。

意思:孟轲善养浩然气,充塞天地没有饥饿哀号。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苏州曹琰虞部浩然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吴越争霸的历史和哲学反思。通过对姑苏台(吴王夫差游乐的宫殿)上的麋鹿嚎叫、高耸的楼观、荒榛、明月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世纷扰的无奈。 首联“姑苏台上麋鹿嚎,夫差城中楼观高”,以麋鹿的嚎叫和吴王的游乐场所——夫差城中高耸的楼观作为开端,暗示了吴国的衰落和历史的无情。 颔联“荒榛尽已付明月,万古愤怒空秋涛”,进一步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永恒。诗人将荒榛(荒芜的野草)交付给明月,象征着历史的痕迹被时间抹去,而秋天的涛声则象征着历史的愤怒和无情。 颈联“吴亡越霸能几日,后世扰扰犹鸿毛”,诗人对吴越争霸的历史进行了反思。虽然吴国灭亡,越国称霸,但这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后世的纷扰仍然像鸿毛一样轻。 尾联“孟轲善养浩然气,充塞天地无饥嗷”,诗人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反思,认为孟子所倡导的“浩然气”可以解决人世间的饥寒困苦。然而,这并不是通过改变社会制度或政治手段来实现,而是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心的力量。 最后,“慕而为堂亦有意,不学屈子成离骚”,诗人对“慕”这种情感进行了反思,认为它应该成为一种堂堂正正的情感,而不是像屈原那样为了个人理想而陷入痛苦和绝望的“离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哲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关怀。诗人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描绘和对人世纷扰的无奈,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历史无情的一种深刻认识。同时,诗人也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力量才能真正解决人世间的饥寒困苦。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姑苏台上麋鹿嚎,夫差城中楼观高。
荒榛尽已付明月,万古愤怒空秋涛。
吴亡越霸能几日,後世扰扰犹鸿毛。
孟轲善养浩然气,充塞天地无饥嗷。
慕而为堂亦有意,不学屈子成离骚。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孟轲

    读音:mèng kē

    繁体字:孟軻

    详细释义:人名。(公元前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受学于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义?轻功利?创性善之说,后世尊称为『亚圣』。

  • 充塞

    读音:chōng sè

    繁体字:充塞

    短语:洋溢 浸透 充斥 满载 满 括 盈 充溢 填满 载

    英语:congest

    意思:
     1.堵塞。
      

  • 浩然

    读音:hào rán

    繁体字:浩然

    英语:great

    意思:
     1.水盛大貌。
      ▶《法苑珠林》卷八二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时积雨大水,懿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