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渔父》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

意思:从对孤船寒水畔,不曾遇着独醒人。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赠渔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垂钓的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韧。 首句“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诗人描绘了深秋的芦花荡漾的景象,宁静的湖面上,诗人独自垂钓,一钓就是几个月,无论月夜还是朝夕,都显得那么平静和自然。这不仅描绘了环境,也暗示了诗人的坚韧和淡定。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一句,诗人通过自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坚定。他独自一人在寒水畔的孤舟上垂钓,不被世人理解,但他并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坚信自己清醒独立,不被世俗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孤寂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孤独。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展示了他的清醒和独立,不被世俗所影响。这种坚韧和独立的精神,是诗人对自我价值和人生追求的坚守,也是他对自己内心的表达。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行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通过描绘孤独和坚韧,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反思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坚韧、孤独、独立的佳作,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自我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孤舟

    读音:gū zhōu

    繁体字:孤舟

    意思:孤独的船。
      ▶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绵绵归思纡。”
      ▶宋·陆游《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 不曾

    读音:bù céng

    繁体字:不曾

    短语:无 远非 罔 没 毋 绝非 靡 莫 从不 从未

    英语:never

    意思:未曾,没有。
      ▶南朝·宋·刘义庆《

  • 寒水

    读音:hán shuǐ

    繁体字:寒水

    意思:
     1.凉水。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
      ▶南朝·梁·沈约《游沈道士馆》诗:“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