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雁湖十首》 平南上策归诸葛,伐北奇功属寄奴。

平南上策归诸葛,伐北奇功属寄奴。

意思:平面上策回诸葛亮,攻打北奇功属寄奴。

出自作者[宋]李壁的《再和雁湖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期望,同时展现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赞颂和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翠华南度几千余,始见中原与闰俱”,描述了皇帝南渡长江,远离中原的情景。“翠华”指皇帝的车驾,“南度”指南渡长江,“几千余”表达了南渡的距离之远,时间长。这一联凸显了诗人对国家分裂、民族危亡的忧虑。 颔联“千载一时周历数,两河百郡汉舆图”,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千载一时”强调了时代的特殊性,“周历数”指周朝的历法,象征国家的正统,“两河百郡”则泛指全国各地。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颈联“平南上策归诸葛,伐北奇功属寄奴”,通过赞美历史英雄人物诸葛亮和寄奴(刘裕),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的敬仰。“平南上策”指诸葛亮的南征策略,“伐北奇功”则指寄奴北伐的赫赫战功。这一联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向往。 尾联“安得忠良负雄略,一清关洛到江湖”,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能够出现英勇善战、忠诚国家的英雄的期盼。“安得”表达了诗人的期望之情,“忠良负雄略”指忠诚且具备雄才大略的英雄,“一清关洛到江湖”则指国家统一,全国各地安定祥和。这一联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分裂、民族危亡的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华南度几千余,始见中原与闰俱。
千载一时周历数,两河百郡汉舆图。
平南上策归诸葛,伐北奇功属寄奴。
安得忠良负雄略,一清关洛到江湖。

关键词解释

  • 诸葛

    读音:zhū gě

    繁体字:諸葛

    英语:Zhuge

    意思:(诸葛,诸葛)

     1.复姓。
      ▶三国·吴有诸葛瑾。见《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刘孝标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

  • 奇功

    读音:qí gōng

    繁体字:奇功

    英语:outstanding merit

    意思:异常的功劳、功勛。
      ▶《汉书•陈汤传》:“汤为人沈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
      ▶《三国演义》第

  • 上策

    读音:shàng cè

    繁体字:上策

    英语:very wise move; the best plan; the best way out; the best policy

    意思:高明的计策或办法。

  • 寄奴

    读音:jì nú

    繁体字:寄奴

    意思: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宋书•武帝纪上》:“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