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沙宛在水中央,荻屋蓬窗似野航。
意思:洲沙宛在水中央,荻屋蓬窗像野航。
出自作者[宋]陈郁的《赠鸿宿洲淮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洲沙宛在水中央》是一首对某个地方的描绘和赞美诗。它以洲沙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该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首联“洲沙宛在水中央,荻屋蓬窗似野航”,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洲沙的景象。洲沙宛在水中央,描绘了洲沙坐落在一个水中央的美丽地方,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荻屋蓬窗似野航,则形象地描绘了洲沙的民居,它们以荻草为墙,以蓬布为窗,仿佛是一艘艘小船停泊在岸边,充满了乡土气息和自然之美。
颔联“不战弃城谁执咎,偷生避地子保伤”,诗人表达了对该地战乱情况的关注和同情。不战弃城谁执咎,是对该地在战乱中失守城池的疑问和反思,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无辜人民的同情。偷生避地子保伤,则是对那些为了生存而逃离战乱的人们表示同情,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颈联“卖力已化诸山寨,沽酒从开万户坊”,诗人描绘了该地人民在战乱后努力重建家园的情景。卖力已化诸山寨,描述了人民在战乱后逐渐走出困境,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从开万户坊从沽酒,则描绘了该地人民开始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的情景,从山寨到市坊,从贫困到富裕,展现出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重建家园的决心。
尾联“如此抚摩能几日,流民端复耕桑名”,诗人表达了对该地人民重建家园的祝福和希望。如此抚摩能几日,表达了诗人对该地人民重建家园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流民端复耕桑名,则是希望流离失所的人们能够回归故土,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恢复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洲沙的描绘和对战乱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民重建家园的祝福。诗中充满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重建家园的鼓励,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