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松梢处,风来苹末时。
意思:月亮出松梢处,风来苹末时。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晚步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晚步上阳堤,手携筇竹枝》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闲适心情的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步上阳堤的所见所感,通过诗人的视角,我们仿佛可以一同漫步在松风翠竹之间,欣赏着月下清幽的景色。
首句“晚步上阳堤,手携筇竹枝”,诗人悠闲地走在上阳堤上,手握着筇竹杖,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筇竹杖在古代是一种常用的步行用具,也常被文人用作诗中的意象,用以表达闲适、悠然自得的情感。
“静随芳草去,闲逐野云归”,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随着芳草和野云一起游走的情景。这里的“静”和“闲”二字,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静静地随着芳草而去,又闲适地追逐着野云归来,表现出一种随性、自由的生活态度。
“月出松梢处,风来苹末时”,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晚上的景色。月出松梢,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而风来苹末,则带有一丝微凉和静谧。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宁静而舒适。
最后,“林间此光景,能有几人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光景的珍视和感慨。他感叹这样的景色能有几人知道、欣赏和享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心境,展现了一种闲适、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也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求和感慨。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