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超化寺水村去密二十》 一林过雨芦花白,半壁疏云栗子黄。

一林过雨芦花白,半壁疏云栗子黄。

意思:一林过雨芦花白,半壁上疏说栗子黄。

出自作者[明]袁宏道的《入超化寺水村去密二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山谷、溪流、古寺、芦花、云、稻芒、栗子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首句“颓峦垒谷泻溪光”,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峦叠嶂、谷深流长的自然景象。这里的“颓峦”、“垒谷”和“泻溪光”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幽深的山谷之中,感受着溪光倾泻的美丽。 “石上题名尚李唐”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山谷中的古迹,李唐时代的人们曾在岩石上留下他们的题名,这使得山谷的历史和文化气息浓厚。 “竹叶送阴遮古寺,稻芒随水出山庄”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田园生活。竹叶遮蔽下的古寺,稻芒初露的村庄,这些景象都充满了乡村生活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一林过雨芦花白,半壁疏云栗子黄”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山谷中的一角,雨后的林子中,白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生姿,山谷的半壁之上,稀疏的云朵下是金黄色的栗子。这里的景象充满了秋天的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 最后,“犹记西风红蓼里,桐槽载网入潇湘”两句,诗人回忆起在秋风中的红蓼(一种水草),桐槽承载着渔网驶向潇湘的情景。这里的景象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向往,给人一种悠远、深沉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清新、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颓峦垒谷泻溪光,石上题名尚李唐。
竹叶送阴遮古寺,稻芒随水出山庄。
一林过雨芦花白,半壁疏云栗子黄。
犹记西风红蓼里,桐槽载网入潇湘。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关键词解释

  • 栗子

    读音:lì zi

    繁体字:慄子

    英语:chestnut

    意思:
     1.栗树的果实。
      ▶唐·李商隐《杂纂•富贵相》:“栗子皮,荔枝壳。”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看

  • 半壁

    读音:bàn bì

    繁体字:半壁

    英语:half

    意思:
     1.半堵墻壁。
      ▶北周·庾信《寒园即目》诗:“游仙半壁画,隐士一床书。”
      ▶唐·王季友《观于舍人壁画山水》诗:“

  • 芦花

    读音:lú huā

    繁体字:蘆花

    英语:reed catkins

    意思:(芦花,芦花)

     1.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芦花霜外白,枫叶

  • 白半

    读音:bái bàn

    繁体字:白半

    意思:见“白分”。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