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题》 马头觅角生何日?

马头觅角生何日?

意思:马头角生什么时候找?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自题》

全文赏析

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以自身经历为题材,抒发了对人生荣辱得失的感慨。首两句“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直接点明了对功名荣辱的看法:自古以来,人们常常对功名有所期望,然而,宠辱这种短暂的荣辱却常常让人难以自持。“宿昔”二字,意即往昔、过去,与“斯须”相对,说明时间的短暂。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三、四句写自己遭遇。诗人曾受到皇帝的恩宠,但一旦失宠被降职左降,三年了,仍没有得到量移(指被降职的人请求皇帝移往相近的职务)。诗人对这种遭遇感到愤懑不平。 “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五、六句写自己求得解脱的愿望与苦闷。诗人希望自己能重新获得皇帝的恩宠,但这种愿望何时能实现呢?即使能重新获得恩宠,又能维持多久呢?石火,即燧石,击之有火,用以比喻光阴、时间。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就像燧石敲出的火花一样,转瞬即逝。 最后两句“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门不去欲何之?”诗人对前途感到绝望,既不愿消极地躲入空门,也不愿积极奋发向上,只觉得茫然不知所措。 全诗语言质朴而凝重,情感深沉而复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辱得失的感慨,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在的苦闷,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整首诗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优秀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马头觅角生何日?
石火敲光住几时?
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门不去欲何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马头

    读音:mǎ tóu

    繁体字:馬頭

    英语:head of the horse

    意思:(马头,马头)

     1.马的头。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元封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马头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