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

意思:毛骨悚然地说就起来,抬头看见一对天鹅。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名山、仙洞之后,回到官府,有感而作。诗中叙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游览中获得的奇妙感受。 首联写作者久在官府,难得休息,对隐逸生活早已向往。颔联写向往已久的玉清洞,金简箓,即道教秘文。颈联写清晨登天台山,沿途所见奇景。仙坛、石坛、苔藓、瑶局等意象,使读者产生无限遐想。第七联写作者见到羽人(仙人)于白日天居时,对方士的询问。最后写作者在仙境中的奇遇:一只白鹄飞来,将一张字迹奇特的书信交给作者,但作者却无法解读。归来后请教方士,却发现世人都无法解读。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意象奇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对宦游的鄙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
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
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
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
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
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
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
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
何必若蜉蝣,然后为跼促。
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竦身

    读音:sǒng shēn

    繁体字:竦身

    意思:耸身,纵身向上跳。竦,通“耸”。
      ▶《淮南子•道应训》:“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
      ▶唐·王维《赠东岳焦炼师》诗:“竦身空里语,明目夜中书。”
      ▶鲁

  • 白鹄

    读音:bái hú

    繁体字:白鵠

    意思:(白鹄,白鹄)

     1.鸟名。又名天鹅。全身羽毛雪白。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弋白鹄,连鴐鹅。”
      ▶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我盼望你今后的景况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