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趺坐匪逃秦,杖锡聊充观国宾。
意思:阴山打坐不是逃到秦国,锡杖聊作观察国宾。
出自作者[宋]洪皓的《次督洗泯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阴山趺坐匪逃秦,杖锡聊充观国宾》是一首描绘诗人自己身处异乡的感慨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阴山趺坐匪逃秦”,诗人以阴山趺坐的形象描绘出自己身处异乡的情景,但并没有选择逃离,而是选择面对和接受。这表现出诗人的坚韧和勇气,同时也暗示着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杖锡聊充观国宾”一句,诗人以“杖锡”为名,表达了自己暂且充当异乡宾客的心情。这里的“观国”二字,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状况和情感变化,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君已无家携爱子,我虽有室别慈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
“顷年共诗同文馆,今日俱为异域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曾经在同文馆一起学习、一起创作诗歌,但现在他们却身处异乡,这种变化让诗人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孤独。
最后两句,“千里远来当洗拂,松醪未孰且休嗔”,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乐观。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指引,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乐观和期待。这里的“松醪”指的是松树酿造的美酒,暗示着诗人的乐观和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身处异乡的感慨和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坚韧和乐观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