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意思:流光如有情,徘徊在高柳。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後》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生活的诗,通过对日落、明月、风影、马匹、仆从等自然和身边事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定的旅程中的情感。 首联“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後”直接点明时间与环境,日落时分,诗人正前方,明月已升至他身后,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是对自然景象的进一步描绘。月光似乎也有情感,在高高的柳树上徘徊,增添了诗的意象美。 颈联“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描绘了高高的柳树下的寝亭,风影摇曳,打乱了窗户的缝隙。这一联以景色的细致描绘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接下来的两联,“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搐肘”和“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则描绘了诗人的行旅生活,马匹卧在他的旁边,仆从也疲倦至极,而诗人却仍然坚定前行,思念着远在家中的妻子。 最后,“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这两句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直接表达,他既思念着远在家中的儿子,又坚守在旅途之中,与月相伴。这种情感和责任使他理解长征人的艰辛,同时也为自己的旅程找到了一种精神支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旅程中的孤独和坚定,通过对自然和身边事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责任的深深思念和坚守。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使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後。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
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搘肘。
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
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
问爷若个边,天性已见厚。
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
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
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流光

    读音:liú guāng

    繁体字:流光

    英语:streamer

    意思:
     1.谓福泽流传至后世。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宋·罗大经《鹤林

  • 有情

    读音:yǒu qíng

    繁体字:有情

    英语:sattva

    意思:
     1.有情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

  • 徘徊

    读音:pái huái

    繁体字:徘徊

    短语: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游移 举棋不定 动摇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linger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