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溪庵十首》 曾结丝絇侍玉旒,暮年身世寄沧洲。

曾结丝絇侍玉旒,暮年身世寄沧洲。

意思:曾结丝绚侍玉串,晚年身世寄沧洲。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溪庵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描绘一位曾经在宫廷侍奉,但晚年却身在沧洲的诗人的生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首句“曾结丝絇侍玉旒,暮年身世寄沧洲”,诗人以宫廷的丝絇为引子,描绘了诗人晚年身在沧洲的生活。丝絇,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象征着宫廷的繁华生活。玉旒,则是宫廷侍奉的象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宫廷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落寞。 “丑容讵得陪三阁,强项安能事五楼”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晚年生活的态度。诗人虽然容貌丑陋,但他的性格却坚韧不屈,不愿屈从于权贵。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于自己性格的坚持。 “何用渡芦登彼岸,偶然斩草乐斯邱。”诗人以渡芦、斩草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渡过芦苇丛,到达彼岸,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诗人却认为偶然的快乐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 最后两句“牧童窃听商歌起,此老胸中不著愁。”牧童听商歌而起,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与诗人的孤独形成对比。诗人认为自己已经不再为世事所困扰,心中没有忧愁。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曾经在宫廷侍奉,但晚年却身在沧洲的诗人的生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性格的坚持、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人生的豁达理解。这些主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结丝絇侍玉旒,暮年身世寄沧洲。
丑容讵得陪三阁,强项安能事五楼。
何用渡芦登彼岸,偶然斩草乐斯邱。
牧童窃听商歌起,此老胸中不著愁。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暮年

    读音:mù nián

    繁体字:暮年

    短语: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天年 夕阳 余年

    英语:old age

    意思:晚年;老年。
      ▶三国·魏·曹操

  • 身世

    读音:shēn shì

    繁体字:身世

    短语:境遇 际遇 遭遇

    英语:one\'s life experience

    意思:
     1.指人的经歷、遭遇。
      ▶北周

  • 丝絇

    读音:sī qú

    繁体字:絲絇

    意思:(丝絇,丝絇)
    古代鞋上的丝制饰物。有孔,可以穿繫鞋带。
      ▶宋·黄庭坚《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各述所怀予亦次韵》之一:“江沙踏破青鞋底,却结丝絇侍禁庭。”

  • 沧洲

    读音:cāng zhōu

    繁体字:滄洲

    意思:(沧洲,沧洲)
    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魏·阮籍《为郑沖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以揖许由。”
      ▶南朝·齐·谢朓《之宣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