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雨》 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著枕函声。

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著枕函声。

意思: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着枕函声。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闻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晚,一个伤春的夜晚,以及在这个夜晚中主人公的孤独和伤感。 首句“香侵蔽膝夜寒轻,闻雨伤春梦不成”直接点明了主题——夜雨、春香。诗人以焚香为引,带来的不仅是暖意,还有深深的伤感。夜寒袭来,诗人无法入眠,只能听着雨声,心中满是伤春之情。“闻雨伤春梦不成”一句,诗人通过描绘雨夜中的心境,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忧郁和无奈。 “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著枕函声”这两句则更进一步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寂静。四垂的罗帐,红烛的影子映照在墙上,静寂无声。玉钗敲击枕边,发出清脆的声音,却也无法打破这份寂静。这种寂静的描绘,使得诗人的孤独和伤感更加突出。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诗人通过描绘一个雨夜,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让人不禁对诗人的生活状态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细腻的诗,它以一个雨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香侵蔽膝夜寒轻,闻雨伤春梦不成。
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著枕函声。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红烛

    读音:拼音:hóng zhú

    红烛的解释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
  • 四垂

    读音:sì chuí

    繁体字:四垂

    意思:
     1.从四面垂下来。
      ▶三国·魏·曹丕《弹棋赋》:“滑石雾散,云布四垂。”
      ▶唐·白居易《有木诗》之一:“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
     
     2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