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王贞素先生》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意思:三十六天都有登记,其他年何处向回家的路。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赠王贞素先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表达对一位道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 开头两句描述这位道士的形象,他经常佩戴着真实的形象,头发是深红色的,骨骼气质清雅。这描绘出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形象,令人敬仰。 2. “道秘未传鸿宝术”和“院深时听步虚声”两句描绘了道士的修行环境和氛围。他隐秘地传授着难以传授的鸿宝术,院子里常常能听到步虚声,这暗示着道士修行的高深和神秘。 3. “辽东几度悲成郭,吴市终应变姓名。”这两句表达了对道士的怀念之情。辽东几度悲成郭,描绘了道士离开辽东时令人悲伤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的不凡身份和经历。吴市终应变姓名,则表达了对道士离开吴市后更改姓名的感慨。 4.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道士未来的担忧和怀念之情。三十六天都有记录,不知道他将来会去哪里,也不知道何时能再次见到他,表达了对道士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士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道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表达了对道教文化和修行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
道秘未传鸿宝术,院深时听步虚声。
辽东几度悲成郭,吴市终应变姓名。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归程

    读音:guī chéng

    繁体字:歸程

    短语:规程

    英语:return journey

    意思:(归程,归程)
    返回的路程。
      ▶唐·岑参《临洮泛舟》诗:“醉眼乡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三十

    读音:sān shí

    繁体字:三十

    意思:
     1.数词。十的三倍。
      ▶《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 六天

    读音:liù tiān

    繁体字:六天

    意思:
     1.汉代纬书,附会五帝传说和《史记•天官书》太微宫内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谓天帝有六,即天皇大帝与五方之帝,是谓“六天”。
      ▶《礼记•郊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唐·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