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红线毯》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意思:都不如这种丝毯柔软暖和,于是宣州岁岁上贡线毯。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红线毯》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红线毯为引子,描绘了丝绸制作的精细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奢靡生活的反思。 首先,诗中描述了选茧缫丝、拣丝练线的过程,强调了丝绸制作的严谨和精细。接着,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地毯,强调了红线毯的温润和柔软,并指出其价值不菲。 在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等句,通过数字和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丝绸的精美和华丽。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不同的地毯,表达了对奢靡生活的反思。诗中提到的太原毯、蜀都褥等,与红线毯相比,显得粗糙和廉价。而红线毯的温润和柔软,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真正的美和价值。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表达了对奢靡生活的批判和对真正美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工艺和艺术的热爱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通过对丝绸制作的精细过程的描绘和对奢靡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美的追求和对工艺和艺术的热爱和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十月

    读音:shí yuè

    繁体字:十月

    意思:
     1.一年中的第十月。
      ▶《诗•豳风•七月》:“八月其穫,十月陨萚。”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七年,长乐宫成,诚侯群臣皆朝十月。”
      ▶司

  • 不如

    读音:bù rú

    繁体字:不如

    英语:not equal to

    意思:
     1.比不上。
      ▶《易•屯》:“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