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迁莺·淮山秋晓》 鸣镝处,生缚胡雏,烽火传音耗。

鸣镝处,生缚胡雏,烽火传音耗。

意思:响箭处,活捉胡雏,烽火传递音讯。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喜迁莺·淮山秋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淮山秋晓》是一首描绘边疆秋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它通过描绘边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英雄的赞美。 首先,诗中通过对西风、雁云、蛩草等秋天的典型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悲凉而肃杀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边疆秋天的荒凉和寒冷。同时,诗中通过描绘铁色骢骄、金花袍窄等形象,表现出边疆将士的英勇和豪迈,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其次,诗中通过对塞垣边声、笳鼓声等战争场面的描绘,表现出边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中通过一羽不飞边报的描述,表达了对边境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统一的期盼。 最后,诗中通过对中原遗老的描绘,表达了对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同时,诗中通过对关何事的提问,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秋景、表达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至于“待归来细话,一尊倾倒”,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归来的期盼和对友人的热情邀请,更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淮山秋晓。
问西风几度,雁云蛩草。
铁色骢骄,金花袍窄,未觉塞垣寒早。
笳鼓声中晴色,一羽不飞边报。
君莫道,怎乾坤许大,英雄能少。
谈笑。
鸣镝处,生缚胡雏,烽火传音耗。
漠漠寒沙,荒荒残照,正恐不劳深讨。
但喜欢迎马首,犹是中原遗老。
关何事,待归来细话,一尊倾倒。

关键词解释

  • 鸣镝

    读音:míng dí

    繁体字:鳴鏑

    英语:whistling arrow

    意思:(鸣镝,鸣镝)

     1.即响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
      ▶《史记•匈奴列传》:“冒顿乃作为鸣镝,习

  • 烽火

    读音:fēng huǒ

    繁体字:烽火

    短语:乱 仗 战祸 战争 战乱 战 战事 干戈 兵戈 刀兵

    英语:signal fire

    意思:
     1.古时边防报

  • 火传

    读音:huǒ chuán

    繁体字:火傳

    意思:(火传,火传)
    《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王先谦集解:“形虽往而神常存,养生之究竟,薪有穷火无尽。”此喻养生者随变任化与物俱迁,形体虽有

  • 音耗

    解释

    音耗 yīnhào

    [message] 音信;消息

    久无音耗

    引用解释

    音信;消息。《周书·晋荡公护传》:“既许归吾於汝,又听先致音耗。”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一折:“等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