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藕》 好事染红无意绪,痴人蒸熟减风姿。

好事染红无意绪,痴人蒸熟减风姿。

意思:好事染红色没有情绪,傻瓜蒸熟削减风姿。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忆藕》

全文赏析

昔过临平召伯时,小舟就买藕尤奇。 如拈玉麈凉双手,似泻金茎咽上池。 好事染红无意绪,痴人蒸熟减风姿。 炎州地狭陂塘少,渴死相如欠药医。 这首诗的主题是藕,通过描绘藕的形象和口感,表达了对这种食物的喜爱和赞赏。 首联“昔过临平召伯时,小舟就买藕尤奇”,诗人回忆起曾经经过临平召伯时,乘小舟买藕的情景,用“尤奇”形容藕的独特之处。这里的“小舟”和“买藕”描绘出一种闲适、自由的氛围,而“尤奇”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独特体验的赞赏。 颔联“如拈玉麈凉双手,似泻金茎咽上池”,进一步描绘了藕的口感和形状。这里用“玉麈”形容藕的细腻和凉爽,用“金茎”和“上池”比喻藕的汁液之多和美味。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藕的美味和清凉感。 颈联“好事染红无意绪,痴人蒸熟减风姿”,诗人对藕的颜色和形状进行了赞美,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食物的痴迷之情。这里,“痴人蒸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藕的喜爱之情,而“减风姿”则表达了藕的美味让人陶醉的感觉。 尾联“炎州地狭陂塘少,渴死相如欠药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炎热之地缺少水源的无奈和惋惜,同时也借此引出了对藕这种清凉食物的渴望。这里,“相如”指的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这里用他的典故来表达对清凉食物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藕的形象、口感、颜色、形状等方面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食物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炎热之地缺少水源的无奈和惋惜,以及对清凉食物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过临平召伯时,小舟就买藕尤奇。
如拈玉麈凉双手,似泻金茎嚥上池。
好事染红无意绪,痴人蒸熟减风姿。
炎州地狭陂塘少,渴死相如欠药医。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风姿

    读音:fēng zī

    繁体字:風姿

    短语:气质 派头 仪态 气度 气派 神韵 气概 威仪

    英语:charm

    意思:(风姿,风姿)
    风度仪态。
      ▶

  • 无意

    读音:wú yì

    繁体字:無意

    短语:无形中 误 不知不觉

    英语:inadvertent

    意思:(无意,无意)

     1.泯灭意虑;没有意念。
      ▶《

  • 好事

    解释

    好事 hǎoshì

    (1) [Buddhist service]∶佛事或道场。特指为死事所做的超度仪式

    扬起布幡作好事

    (2) [good deed]∶有益的事情

    先驱者为国家做一件好事

    (3) [an act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