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代人赠别》 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

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

意思: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条横。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代人赠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诗,主要描绘了梦境、愁绪和爱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月自斜窗梦自惊”,通过“月”和“梦”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月亮照在斜窗上,引发了诗人的梦境,而梦中的惊扰则增添了诗的悬念和深度。 第二句“衷肠中有万愁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万愁生”这个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心中愁绪纷繁、无法排解的状态。 第三句的“清猿处处三声尽”,以清猿的哀鸣声进一步渲染了悲凉、忧郁的气氛。猿声的尽头,给人一种无尽的寂寥和失落感。 第四句“碧落悠悠一水横”,通过“碧落”和“一水”的意象,描绘出天地的广阔和水流的绵长,象征了人生的阻隔和困难。 第五、六句“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引用了古代爱情故事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坚定爱情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两句“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理想的爱情状态,希望能与心爱的人携手乘鸾而去,共同生活在玉京的箫史楼台。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通过梦境、猿声、碧落、定情词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人生的深深思考和向往。同时,诗人的语言技巧也十分高超,使得整首诗流畅、优美,富有韵律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自斜窗梦自惊,衷肠中有万愁生。
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
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
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三声

    读音:sān shēng

    繁体字:三聲

    意思:(三声,三声)
    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三声既全,五彩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

  • 碧落

    读音:bì luò

    繁体字:碧落

    英语:sky

    意思:
     1.道教语。天空;青天。
      ▶唐·杨炯《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碧落三干外,黄图四海中。”
      ▶前蜀·杜光庭《皇太子为

  • 清猿

    读音:qīng yuán

    繁体字:清猿

    意思: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猿与壶人争旦,缇幙与素濑交辉。”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 处处

    读音:chǔ chù

    繁体字:處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