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签上人半云轩》 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竂。

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竂。

意思:我向东山丞相谱,因为经过南墅半说竂。

出自作者[元]杨维桢的《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签上人半云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间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竂”,诗人拜访了东山的丞相谱,并经过了南墅半云竂。这里的“东山”可能是指某个地名,也可能指代的是东晋时期谢安的东山再起的故事。而“南墅”则可能是指山南的村落。这一联描绘了诗人访友或游山的行程,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山间的幽静和神秘。 颔联“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天容大士桥”,诗人来到了一个有雉鸟栖息、薜荔覆盖的古老坟墓旁,旁边还有一座由海龟补天的桥。这一联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万岁藤枝神蜕杖,三花树子瘿为瓢”,诗人看到了神异的藤枝和三花树子制成的器具,如神人的蜕皮杖和瘿结而成的瓢。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神奇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尾联“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诗人遇到了一个好客的僧人,他经常组织莲社活动,这表现了僧人的热情好客和佛教文化的影响。这一联描绘了僧人的形象和活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认同和赞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自然的敬畏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僧人的赞赏和对佛教文化的认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竂。
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天容大士桥。
万岁藤枝神蜕杖,三花树子瘿为瓢。
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
作者介绍 聂绀弩简介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自然流畅。

关键词解释

  • 东山

    读音:dōng shān

    繁体字:東山

    英语:east mountain

    意思:(东山,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朱熹集传:“东山,所征之

  • 丞相

    读音:chéng xiàng

    繁体字:丞相

    英语:ancient term for secretary of state

    意思:
     1.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
      ▶战国·秦悼武王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