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工部尚书致仕王懿敏公挽词》 壮图示就冠先挂,从此无由听履声。

壮图示就冠先挂,从此无由听履声。

意思:壮图显示在冠先挂,从此无法听脚步声。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工部尚书致仕王懿敏公挽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慷慨当年论太平,谏书虽在已尘生》是一首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壮志凌云、匡扶社稷的渴望,以及如今壮志难酬、壮图已就的悲凉心境。 首联“慷慨当年论太平,谏书虽在已尘生”,诗人回忆当年慷慨激昂地讨论天下太平的景象,而自己的谏书也已经蒙上了灰尘。这一联通过对比,描绘了诗人从充满热血和希望的青年时期到如今壮志难酬的中年时期的转变。谏书蒙尘,象征着诗人的抱负无法实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凉。 颔联“三秋胜气横金甲,半夜离歌掩玉笙”,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自己当年的豪情壮志。三秋之夜,意气风发,金甲横秋;半夜离别,歌声嘹亮,玉笙掩抑。这一联通过描绘夜晚的离别和壮志凌云的气势,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颈联“许下绿槐空自老,匣中长剑为谁鸣”,诗人以许昌的绿槐自比,表达了自己年华老去却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和悲凉。而“匣中长剑为谁鸣”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己壮志未酬的哀伤。剑匣空鸣,象征着诗人的长剑已经生锈,而自己却无法再战沙场,实现自己的理想。 尾联“壮图示就冠先挂,从此无由听履声”,诗人以自己曾经的壮志未酬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壮志已成空,再也无法听到自己曾经留下的脚步声的悲凉心境。冠先挂,意味着诗人已经放弃了曾经的梦想,而壮图示就,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悲愤。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从热血青年到中年失意的转变,以及由此产生的悲凉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哀伤。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慷慨当年论太平,谏书虽在已尘生。
三秋胜气横金甲,半夜离歌掩玉笙。
许下绿槐空自老,匣中长剑为谁鸣。
壮图示就冠先挂,从此无由听履声。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无由

    读音:wú yóu

    繁体字:無由

    意思:(无由,无由)
    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
      ▶郑玄注:“无由达,言久无因缘以自达也。”
      ▶《汉书•刑法志》:“

  • 图示

    读音:tú shì

    繁体字:圖示

    造句:

  • 从此

    读音:cóng cǐ

    繁体字:從此

    短语:尔后 随后 后 后来 过后 事后 其后 从此以后 然后 之后 嗣后 下

    英语:thence

    意思:(从此,从此)<

  • 壮图

    读音:zhuàng tú

    繁体字:壯圖

    英语:great plan; grand prospect

    意思:(壮图,壮图)
    壮志,宏伟的意图。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雄心摧于弱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