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 唐 许浑 《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宋 秦观 《怀李公择学士》诗:“蓬断草枯时节晚,山长水远梦魂劳。” 元 贯云石 《殿前欢》曲:“山长水远,何日回归?”亦作“ 山长水阔 ”。 宋 晏殊 《蝶恋花》词:“欲寄彩牋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谓山川壮阔。《嘉庆重修一
读音:shān cháng
繁体字:山長
英语:Shanzhang
意思:(山长,山长) 1.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唐代刺史孙丘于阆州·古·台山置学舍,延尹恭初为山长;五代·
读音:shǎo líng
繁体字:少陵
意思: 1.汉宣帝·许后之陵。因规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 2.指唐诗人杜甫。 ▶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读音:hòu míng
繁体字:後名
意思:(后名,后名)身后声名。 ▶《后汉书•崔骃传》:“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山下潭中有杜元凯碑,元凯好尚后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