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韶音渺莫闻,山如羽卫自森森。
意思:人与韶音渺茫没有听说,山如羽卫从森森。
出自作者[宋]马大同的《过九疑》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与韶音的渺茫,以及山如羽卫的森严。诗中描绘了山峰的巍峨和森林的茂密,表达了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思考。
首句“人与韶音渺莫闻,山如羽卫自森森。”中,“人与韶音渺莫闻”表达了诗人对于声音的渴望和追求,但最终却发现声音已经消逝,无法再听到。这里的“韶音”可能是指美妙、和谐的音乐,也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事物或情感。而“山如羽卫自森森”则描绘了山峰的巍峨和森林的茂密,如同森严的仪仗队一般。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变化,以及生命无常的主题。
“不封不树知何处,漫说零陵古到今。”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思考。诗人认为,这座山既不封土也不植树,不知道它存在于何处,这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同时,“漫说零陵古到今”表达了对于历史和时间的感慨,即使历史悠久,也难以掩盖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峰的巍峨和森林的茂密,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思考,以及生命无常的主题。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历史和时间的感慨。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