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得无诸城送浦舍人源归晋阳》 陵谷烟沉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

陵谷烟沉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

意思:陵谷烟沉知道几代,古人精灵到底在哪里。

出自作者[明]林鸿的《赋得无诸城送浦舍人源归晋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君不见昔时无诸城》是一首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对古人精灵的深深怀念,对今人遗忘历史的深深叹息。 首联“君不见昔时无诸城,荒丘断陇今人耕。”描绘了一幅昔日的繁华已逝,只剩下荒丘和田陇的景象,引人深思。无诸城曾经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强烈,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颔联“陵谷烟沉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进一步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古人精灵的去向的疑问,诗人似乎在追问,那些逝去的古人,他们的灵魂究竟在哪里?这种对古人精灵的怀念和追寻,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回忆无诸城的繁荣,描绘了当时的军事布局、礼仪制度、文化艺术等,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然而,山河巍巍却不能长保,历史的变迁让人无限感慨。尽管如此,赤帝的封号、曲台的景象、古殿的寂寥等都还在,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让人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欲将陈迹问行人,落叶纷纷不知处。”诗人似乎想要向行路之人打听过去的遗迹,然而落叶纷纷,却已经无从寻觅。这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常的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和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无诸城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对古人精灵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常的感慨。这是一首深情而深沉的诗,让人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不见昔时无诸城,荒丘断陇今人耕。
陵谷烟沉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
忆昔无诸全盛时,都城百雉何逶迤。
连营国步分秦土,绘衮王章入汉仪。
山河巍巍那可恃,跃马屠龙今已矣。
列国犹传赤帝封,曲台尚对沧江水。
沧江水流去不还,故宫落日不堪看。
宝衣夜化空陵火,弓剑秋悬古殿寒。
故人西归从此去,策马秋芜城下路。
欲将陈迹问行人,落叶纷纷不知处。
作者介绍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

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高廷礼、周又铉、黄铉之、林伯璟、林汉孟之流,皆从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名人,以诗名于时,又私淑于鸿者也……”。《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况高棅尚不免庸音,鸿则时绕清韵。”欧应昌《瑞岩山志》曾收录林鸿《游瑞岩》一诗。

林鸿著作有《林鸿诗》1卷、《鸣盛词》1卷、《鸣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闽中十子诗抄》一书,收录有林鸿诗作。

关键词解释

  • 陵谷

    读音:líng gǔ

    繁体字:陵穀

    英语:hills and valleys

    意思:
     1.《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毛传:“言易位也。”
      ▶郑玄

  • 何在

    读音:hé zài

    繁体字:何在

    英语:wherein

    意思:
     1.在何处,在哪里。
      ▶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

  • 古人

    读音:gǔ rén

    繁体字:古人

    短语:猿人 原始人 原人

    英语:(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意思:
     1.古时的人。
      ▶

  • 知几

    读音:zhī jī

    繁体字:知幾

    意思:(知几,知几)
    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徵兆。
      ▶《易•繫辞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后汉

  • 人精

    读音:rén jīng

    繁体字:人精

    意思:
     1.人的气血的精英。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人精》:“营气之粹,化而为精,聚于命门。命门者,精血之府也。”
     
     2.人中的精灵,指极为精明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