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慈济院双楠》 双楠高耸绿氤氲,密叶长柯荫四邻。

双楠高耸绿氤氲,密叶长柯荫四邻。

意思:双楠高耸绿色笼罩,密叶长柄荫四邻。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慈济院双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双楠树的高耸、绿意盎然,以及其茂密的叶子和长条形树干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首两句“双楠高耸绿氤氲,密叶长柯荫四邻”,诗人以高耸的双楠树为引子,描绘了其绿意盎然的景象,以及茂密的叶子和长条形树干所形成的巨大树荫,覆盖了周围的四邻。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接下来的两句“佛现宝幢经几劫,天开云帐待何人”,诗人笔锋一转,将视线转向了双楠树的神圣之处。在这里,双楠树仿佛成为了佛的化身,其枝叶如同宝幢(佛教法器),经历了无数劫难仍屹立不倒。同时,双楠树又像是在天空中打开了一片云帐,等待着谁的到来。这两句诗充满了神秘和期待,引人深思。 接下来的两句“护持必有诸贤圣,触犯宁无恶鬼神”,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双楠树的神圣性和保护的重要性。他认为,双楠树一定会得到众位圣贤的护持,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尊重和保护它,即使不小心触犯它,也不会招来恶鬼神的报复。这两句诗充满了敬畏和虔诚,表达了对自然和神圣的敬意。 最后两句“付嘱寺僧常洒扫,莫令向下有纤尘”,诗人以实际行动的嘱咐和期望收尾。他希望寺里的僧人能够经常打扫双楠树下的地面,保持清洁,不要让灰尘落入树根附近。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双楠树的珍视和爱护,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双楠树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虔诚,以及对自然和神圣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视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楠高耸绿氤氲,密叶长柯荫四邻。
佛现宝幢经几劫,天开云帐待何人。
护持必有诸贤圣,触犯宁无恶鬼神。
付嘱寺僧常洒扫,莫令向下有纤尘。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四邻

    读音:sì lín

    繁体字:四鄰

    英语:neighbourhood

    意思:(四邻,四邻)

     1.犹四辅。天子左右的大臣。
      ▶《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

  • 氤氲

    读音:yīn yūn

    繁体字:氤氳

    短语:恢恢 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茫茫 无量 浩瀚 苍茫 莽莽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辽阔 广 浩淼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漠漠

  • 高耸

    读音:gāo sǒng

    繁体字:高聳

    短语:

    英语:erect

    意思:(高耸,高耸)
    耸立,突起。
      ▶唐·王维《石刻》诗之一:“主位唯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