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垂天起肤寸,无叹走尘劳

垂天起肤寸,无叹走尘劳

意思:垂天起来皮肤寸,不要叹息跑尘劳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和鼓励的诗。首句“致远必自近,如君岂掾曹”表达了对于友人远大前程的期许与信任,同时也暗示了成功需要脚踏实地从近处做起,友人如此出色,绝非一般的小官吏。 “鱼龙试春浪,松栝露秋毫”这两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形容友人的才华与气节。鱼龙在春浪中翻腾,象征着友人的才华在挑战中得到展现;松栝在秋风中挺立,象征着友人的坚韧气节。 “错落辞华富,{左石右坚}{肱月换石}气节高”这两句赞美了友人的文采与品格。友人的辞藻丰富多变,品格坚硬高尚。 最后一句“垂天起肤寸,无叹走尘劳”再次表达了对于友人未来的期许。尽管现在只是初露锋芒,但将来必能展翅高飞,不必感叹现在的辛劳,因为这些都是为了远大的前程做准备。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与鼓励,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成功之路的理解与期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致远必自近,如君岂掾曹。
鱼龙试春浪,松栝露秋毫。
错落辞华富,{左石右坚}{肱月换石}气节高。
垂天起肤寸,无叹走尘劳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垂天

    读音:chuí tiān

    繁体字:垂天

    意思:
     1.挂在天边;悬挂天空。
      ▶《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若云垂天旁。”
     

  • 尘劳

    引用解释

    1.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无量寿经》卷上:“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何因动飞轡,暂使尘劳轻。” 明 李贽 《复陶石篑书》:“此观世音菩萨与我此地,赏我此等人,故我得断此尘劳,为今日安乐自在汉耳。”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有境相应行心,有非境不相应行心;若广分别言,则有八万四千尘劳,皆起一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