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虎台》 皓齿芳尘起,纤腰玉树春。

皓齿芳尘起,纤腰玉树春。

意思:牙齿洁白芬芳尘土飞扬,细腰玉树春。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金虎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皇家陵寝环境的诗,通过对陵寝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皇家生活和历史的感慨。 首句“碧草连金虎”描绘了陵寝周围碧绿的草地延绵不绝,如同金虎一般威武。第二句“青苔蔽石麟”则进一步描绘了陵墓上的青苔丛生,如同石麒麟一般神秘而庄重。这两句诗将陵寝的环境描绘得生动而富有神秘感,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诗句“皓齿芳尘起,纤腰玉树春”则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陵寝的氛围。皓齿是指女子洁白的牙齿,这里用来形容陵寝附近女子的美丽;芳尘则是指女子们轻盈的脚步声,这里暗示了陵寝附近女子的生活繁华。纤腰玉树春则是对女子们婀娜多姿的身材和青春活力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陵寝的繁华景象。 “倚瑟红铅湿”和“分香翠黛嚬”两句诗则描绘了女子们倚靠在瑟上,娇艳的脸上泛起红晕,她们的翠黛眉间也泛起了愁容。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陵寝附近女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最后两句“谁言奉陵寝,相顾复沾巾”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皇家生活和历史的感慨。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陵寝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的皇家生活的怀念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陵寝环境的描绘和对女子们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皇家生活的繁华和历史的沧桑。同时,诗人通过对女子们的情感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的生命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碧草连金虎,青苔蔽石麟。
皓齿芳尘起,纤腰玉树春。
倚瑟红铅湿,分香翠黛嚬。
谁言奉陵寝,相顾复沾巾。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玉树

    读音:yù shù

    繁体字:玉樹

    英语:cajaput

    意思:(玉树,玉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淮南子•墬形训》:“﹝崑崙﹞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

  • 芳尘

    读音:fāng chén

    繁体字:芳塵

    意思:(芳尘,芳尘)

     1.指落花。
      ▶晋·庾阐《杨都赋》:“结芳尘于绮疏。”
      ▶南朝·宋·谢庄《月赋》:“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唐·司

  • 皓齿

    引用解释

    洁白的牙齿。《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皓齿粲烂,宜笑的皪。” 唐 权德舆 《六府诗》:“木兰泛方塘,桂酒启皓齿。” 宋 柳永 《思归乐》词:“皓齿善歌长袖舞,渐引入醉乡深处。” 清 陈梦雷 《今日良宴会》诗:“清歌发皓齿,妙节协笙簧。”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石榴>》:“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