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美人分香》 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意思: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美人分香》

全文赏析

这首诗《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是一首描绘女性魅力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的形象,展现了她的外貌、举止和情感。 首联“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直接点明主题,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深情。这里的“艳色”可以理解为女子的美丽容貌,而“分香”则暗指女子散发出的迷人香气,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魅力。 颔联“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则具体描绘了女子的外貌和举止。这里通过“髻鬟垂欲解”和“眉黛拂能轻”两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美丽和柔情。颈联“舞学平阳态,歌翻子夜声”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才艺,她跳舞时模仿平阳公主(汉代人,是汉武帝的姐姐),唱歌时唱出了子夜曲(一种夜晚时唱的歌曲)。这两句诗展现了女子的多才多艺和优雅气质。 尾联“春风狭斜道,含笑待逢迎”则描绘了女子在春风中走在狭斜小径上,面带微笑,等待着别人的到来。这里再次强调了女子的美丽和深情,同时也暗示了她期待着与他人的相遇和交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多情、才艺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
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舞学平阳态,歌翻子夜声。
春风狭斜道,含笑待逢迎。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眉黛

    读音:méi dài

    繁体字:眉黛

    英语:brow

    意思:
     1.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称眉为眉黛。
      ▶唐·白居易《喜小楼西新柳抽条》诗:“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麴尘。”
     

  • 髻鬟

    读音:jì huán

    繁体字:髻鬟

    意思:古时妇女髮式。将头髮环曲束于顶。
      ▶唐·孟浩然《美人分香》诗:“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元·文信《西湖竹枝词》:“南北两峰船里看,却比阿侬双髻鬟。”
      

  • 垂欲

    读音:chuí yù

    繁体字:垂欲

    意思:将要。
      ▶唐·杜甫有《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阆州贤子,余与主簿平章郑氏女子,垂欲纳采。郑氏伯父京书至,女子已许他族,亲事遂停》诗。
      ▶宋·叶适《送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