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灵壁驿有方公美少卿留题戏和於壁》 君把使旌临洛水,我参枢幕过潼关。

君把使旌临洛水,我参枢幕过潼关。

意思:你把使族临洛水,我参与中枢幕路过潼关。

出自作者[宋]郑刚中的《灵壁驿有方公美少卿留题戏和於壁》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君把使旌临洛水,我参枢幕过潼关。秋风想见吹归渡,先看淮南第一山。》是一首对联,它描绘了两位旅行者在经过洛阳和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君把使旌临洛水”,描绘了其中一位旅行者,他的使者旌旗临到洛水,暗示他即将到达洛阳。洛阳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因此这句诗也暗示了这位旅行者即将开启一段文化之旅。 “我参枢幕过潼关”则描绘了另一位旅行者,他经过潼关,这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和军事关口,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方。这句诗暗示他即将开始一段军事或政治任务。 “秋风想见吹归渡,先看淮南第一山。”这两句诗描绘了两位旅行者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色。秋风中,他们看到的是归渡的景象,暗示着他们即将踏上归途。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淮南的第一山,这是淮南地区的第一高峰,也是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观。这两句诗描绘了他们对于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欣赏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旅行者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色和即将开始的不同旅程,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和人文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和坚定的决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把使旌临洛水,我参枢幕过潼关。
秋风想见吹归渡,先看淮南第一山。

关键词解释

  • 洛水

    读音:luò shuǐ

    繁体字:洛水

    意思:
     1.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
      ▶汉·扬雄《羽猎赋》:“鞭洛水之宓妃,饷屈原与彭胥。”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

  • 潼关

    引用解释

    关隘名。古称 桃林塞 。 东汉 时设 潼关 ,故址在今 陕西省 潼关县 东南,处 陕西 、 山西 、 河南 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 在 关 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 潼关 。” 唐 杜甫 《北征》诗:“ 潼关 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只要明天从 潼关 附近冲过

  • 参枢

    读音:cān shū

    繁体字:參樞

    意思:(参枢,参枢)

     1.参与中央政权的政务。
     
     2.指仅次于丞相的官员。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三省》:“凡厅治皆南面,惟都臺则宰相坐东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